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新闻发布
方城县举行“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杨楼镇专场
来源:时间:2025-08-22
分享:

2025年822900,方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方城县“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杨楼镇专场

图片1.png 

发布内容: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奋力书写杨楼镇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人:

郑军伟 杨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杨楼镇党委副书记

  杨楼镇纪委书记

  杨楼镇组织委员

主持人:

姚淑娜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图片2.png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姚淑娜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方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方城县“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的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杨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军伟同志,请他介绍杨楼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奋力书写和美乡村新画卷”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杨楼镇党委副书记 李楠同志;

杨楼镇纪委书记   范强同志;

杨楼镇组织委员   张伟同志。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我们首先请郑军伟同志作主发布。

图片3.png 

杨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郑军伟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方城县杨楼镇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杨楼发展的广大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杨楼镇位于南阳盆地东北部、国家大型治淮工程燕山水库上游。辖40个行政村,2.4万户,8.1万人。镇域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全镇以农文旅产业及加工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杨楼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南阳、平顶山两市、方城、叶县及舞钢三县交汇之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北部穿过,国道G234、G345沿境而过,省道S526纵贯全境。杨楼镇红色文化厚重。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突围地和休整地。杨楼镇自然资源优越。伏牛、桐柏两大山系在此交汇呈二龙戏珠之势,燕山水库蓄水后,境内形成近30平方公里水面,是垂钓和水上休闲的好去处。杨楼镇文化资源丰富。境内有古仰韶、龙山、西周文化、走马岭楚长城等遗址,子房山摞摞石等自然风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英雄故里、中原水乡、富美杨楼”为目标,突出抓好党的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绘出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乡风文明、人民富裕的杨楼新画卷。

我们围绕一朵花,打造花香四溢的玫瑰小镇。一是形成特色品牌。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辐射白鹭湾景区周边曹沟村、黑龙潭村扩大食用玫瑰种植面积,目前已种植玫瑰4500余亩。在生产玫瑰系列食品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积极研发玫瑰精油、玫瑰面膜等护肤品,推动玫瑰系列产品精细化、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玫瑰花茶系列产品销往省内外。二是发展红色旅游。立足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休整地和突围地等红色资源禀赋,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杜凤瑞村赵洼、曹屯村小张庄进行整村打造提升,形成旅游、研学、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新业态。目前,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中。同时做好走马岭楚长城遗址的保护开发,结合长征、长城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历史资源。三是做好城镇建设。围绕“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项目落地聚集成片,农文旅三产融合”的整体思路,以完善集镇服务功能为依托,以尚洞地质灾害点搬迁为突破口,拉大镇区框架、美化街区环境。盘活镇区土地资源,将镇区老粮所等闲置土地公开招拍,不断提升街区精细化管理。以旅游开发、集镇建设进一步聚拢镇区人气,繁荣镇域经济。

我们围绕一库水,做好风景秀美的水上文章。一是打造沿湖风景带。依托近30平方公里的辽阔湖面,以燕山水域自然风光为基础,沿贾河、甘江河两岸栽种金丝垂柳1万余棵,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环湖联村、东西南北四个出镇口全部是柳荫大道的水乡柳韵景观。贾河大桥华灯初上、灯光璀璨,新装路灯84盏,亮化路段3公里。协调燕山水库开放指定钓鱼区域,增加人气、盘活经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杨楼垂钓观光。二是建设环湖风景路。其中,枣庄路口至白鹭湾景区9.8公里彩虹景观大道已全线通车;杨庄至宋庄、栗子店至东山赵庄等道路正在谋划建设中,将形成环燕山水库风景线观光道路。三是开发亲水风景区。进一步推动白鹭湾、燕山水寨景区提质升级。白鹭湾景区打造花海景观,推广特色民宿,创建以亲水体验、生态观光和帐篷民宿为特色的露营基地。燕山水寨积极与县相关部门对接,盘活景区土地,完善土地审批手续,加快沙滩游泳项目等建设,创燕山湖生态鱼品牌,夜垂钓、住民宿、品鱼宴、吃健康。推动景区联片合作,打造“游玩吃住”一条龙的观光体验,以燕山湖风景旅游区为龙头、加快农文旅融合,以产业促发展,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我们围绕一把伞,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生态。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抓实项目建设第一支撑,干好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以亮点项目雨伞、纺织服装、塑料加工、旅游等劳动密集型和文旅产业为引领,招引资金9.7亿元,成功申报四上企业15家,入库新开工项目20个。2024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24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经济运行指标整体成绩对比同期上升5个位次。其中,伞产业被纳入方城“5+13”产业体系,在全县开办15家配套加工点,实现1000余人就近就业。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做好跟踪服务,深耕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培植,主动联系、靠前服务,推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围绕企业需求,着力解决土地、厂房、用工等突出问题,为企业保驾护航、纾难解困,加快融入县产业体系。倾力营造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以“营商”变“赢商”。三是提升治理水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抓好各项底线性工作,压紧压实责任。制定消防检查计划,对全镇385处“九小”场所全年推磨式排查,加大对精神病人的排查力度,积极宣传精神病人鉴定及看护人补贴政策,织密管护网络。深入开展“千警进万家”活动,强化平安建设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加强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统筹做好双违整治、消防安全、土地增减挂钩、造林绿化、森林防火、食品安全、校园安全、应急处置、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总体安排,聚焦市委“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融合全县“三个强县、两个高地、一个家园”发展战略,带领全镇人民勇于攻坚、锐意进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方城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姚淑娜

谢谢郑镇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

杨楼镇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家乡,红色文化浓厚;位于燕山水库上游,水域资源丰富,请问杨楼镇是如何立足资源禀赋,促进文旅资源融合发展的?

图片4.png

杨楼镇党委副书记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杨楼镇红色文化积淀深厚,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突围地和休整地。水域资源丰富,素有“中原水乡”之称,位于燕山水库上游,贾河、甘江河穿境而过,水域面积近30平方公里,我们立足以上资源优势,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深挖红色资源。我们以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历史资源,规划打造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休整地和前沿指挥所的曹屯小张庄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故乡赵洼村,修缮杜凤瑞故居、建设凤瑞广场、红色文化主题游园等。另一方面,做优自然资源。快速推进白鹭湾生态旅游区、燕山水寨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文化旅游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白鹭湾景区以“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为导向,计划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玫瑰种植面积2000亩,新修通往景区道路10公里,根据地势设计造型,打造花海景观;依托玫瑰产业园,批量投入生产玫瑰系列产品。加快建设特色民宿,创建以亲水体验、生态观光和帐篷民宿为特色的露营基地,打造“游玩吃住”一条龙的观光体验。燕山水寨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发改委等部门对接,盘活景区土地,完善土地审批手续,加快沙滩游泳项目等建设。与县水利局、燕山水库管理局对接,建设老龙头河段全民共享开放式垂钓区,吸引人气、盘活经济。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

近年来,杨楼镇是如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

图片5.png  

杨楼镇纪委书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杨楼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结合上级政策导向,旨在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一是抓招商引资。打好发展家乡的“感情牌”。动员更多杨楼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目前已成功引进河南豪翔物流、南阳百瑞祥伞业、南阳大诚生物科技等优质企业回乡发展,引进资金达2.9亿元。引导这些在外优秀老乡将我们的英雄故里、白鹭湾、燕山水寨、子房山等特色文旅品牌优势宣传出去,让更多的群众和学生到杨楼参观学习,招引更多的企业到杨楼发展致富。二抓项目建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设立项目服务领导小组,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围绕企业需求,着力解决土地、厂房、用工等突出问题,为企业保驾护航。加班加点赶工期,争分夺秒抢进度,保质保量铸精品。河南宛山中药材生产基地、河南铭旭新材料、河南启航冰雪体育器材等一大批招引的企业陆续投产,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加码”,为附近群众提供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就业。三抓特色产业。以亮点项目雨伞、纺织服装、滚动体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和超硬材料产业为引领,百瑞祥伞业、博思新隆服饰、鼎辉滚动体等企业壮大发展。利用东部山区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林果业。投资2000万元引进玫瑰系列产品生产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蔬菜、食用菌、特色林果、生态旅游、花卉苗圃、艾制品六大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育强,新建改建治平、新庄等村温室蔬菜大棚300余亩,新增香菇种植20万袋,特色玫瑰种植面积增加1500余亩,新增就近就业800余人。通过林果业带动生态旅游,形成产业链条,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

杨楼镇是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图片6.png杨楼镇组织委员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杨楼镇聚焦民生需求、服务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通过多渠道筹资、科学规划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杨楼群众提供更加宜居、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一是乡村道路更加通畅。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修建道路30余公里。其中,枣庄路口至白鹭湾景区9.8公里彩虹景观大道已全线通车;赵店至章岗2.5公里道路已修建完毕;吴沟三岔口通往尚庄5公里道路正在处理路基;杨庄至宋庄学校北(西环湖路)3.5公里路正在勘查测量中。二是镇域环境更加优美。以G234、G345、S526、环湖路等沿线道路为整治重点,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治脏、治乱、治污同步推进。沿贾河两岸新栽金丝垂柳1万余棵,发动周边群众栽种油菜,每到春天垂柳吐新绿、油菜花盛开,这里将成为杨楼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杨楼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三是镇区建设更加优化。以完善集镇服务功能为依托,拉大镇区框架、美化街区环境,奋力营造绿洁畅亮美的城镇风貌。不断提升街区精细化管理,贾河大桥新装路灯750余盏,乡村亮化路段30余公里。燕山湖畔、福乐苑等商住小区功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直线提升。

回答完毕,谢谢!

姚淑娜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杨楼镇党政办公室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