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新闻发布
方城县举行“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二郎庙专场
来源:时间:2025-07-17
分享:

2025年7171530,方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方城县“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图片7.png 

发布内容:介绍二郎庙镇“凝心聚力促发展 农旅融合绘新篇”有关情况

发布人:

薄建旭 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二郎庙镇人大主席

张夏原 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

张秋贞 二郎庙镇宣传委员、副镇长

主持人:

姚淑娜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图片8.png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姚淑娜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方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方城县“锚定一中心两区两城 以五聚五提打造奋进出彩方城”系列主题的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薄建旭同志,请他介绍二郎庙镇“凝心聚力促发展 农旅融合绘新篇”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二郎庙镇人大主席郭磊同志;

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张夏原同志;

二郎庙镇宣传委员、副镇长张秋贞同志。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我们首先请薄建旭同志作主发布。

图片9.png

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薄建旭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方城县二郎庙镇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二郎庙镇发展的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郎庙镇位于方城县城东南1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56公顷,一山两岗,三河流脉,分属江淮。辖28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人口5.1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国道234西北环抱,省道239穿境而过,距离高速、高铁20分钟车程,距离南阳机场40分钟车程。镇域内自然景观钟灵毓秀,人文景观独具神韵,“4A”景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中原佛山大乘山、“千年古刹”普严禅寺、“方城明珠”望花湖均坐落于此,先后荣获“南阳市园林乡镇”“南阳市最美山水小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

近年来,二郎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线三区两业”的总体规划,紧盯“旅游+林果花卉种植”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目标,立足自然禀赋,培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片区内资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农文旅多元融合业态,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凝心聚力兴产业、谋发展,乡村振兴更加见效。产业发展聚能起势。按照“一片一业”的发展思路,将镇区、景区、农区三者进行协调,全镇形成了中抓文旅融合、东抓中药种植、西抓烟薯配套 、北抓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以望花湖片区为核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全域旅游+采摘精品产业线,累计建设标准化林果采摘生产基地近千亩,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个,示范合作社19个,示范家庭农场17个,打造出滹沱黄桃、吕河蓝莓、庄科葡萄等“一村一品”专业村,联农带贫持续发力。依托红薯种植优势,挖掘“三粉”传统工艺,培育了以固德威为龙头企业的红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年收购红薯5000余亩,红薯精深加工后综合产值近亿元,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目前正致力于打造薯类文化旅游产业园。今年以来,依托各类项目探索发展“药材经济”,种植麦冬、白芍、桔梗、苍耳等中药材200亩,为下一步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打下了基础。文旅融合出新出彩。我们在西吴沟等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盘活闲置资源4处,完成吴沟寨、善德井、学堂书屋等一系列特色传统文化项目建设,投资500万实施了省级康养一体化示范村项目,投资200万打造了省级传统村落项目,目前村内已发展特色民宿及农家乐10余家,正致力于发展“民宿+研学+康养”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

我们精耕细作优环境、塑品质,镇容村貌蝶变跃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聚焦生态宜居,启动“百村示范”,万亩国储林覆盖8个行政村,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共计1800亩,建设通村绿化廊道16公里,建成省级森林村庄2个,省级传统村落1个。推进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工程、甘江河治理工程,疏通河道9.2公里,修建护坡3.4公里。认真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巡林1672次,整治河道沟道“四乱”2处,治理坑塘4处。持续巩固推广孙庄、蜂王庄等示范点创建成果,镇域内村庄环境不断提档升级。镇村建设更加深入。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化垃圾、污水、改厕“三大革命”,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建旅游及农村卫生公厕9座,完成农户改厕4260多户,治理坑塘150余个,铺设污水管网17600米,建设污水终端16处,建成了日处理2000吨污水的镇污水处理厂和5座村级污水处理站,沿望花湖外环至大乘山六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带基本形成。

我们用心用力办实事、抓民生,幸福生活可感可及。社会保障持续加强。2024年新进监测对象10户33人,风险消除36户105人;接收并成功办理临时救助审批手续96人;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完成全镇8700人养老保险生存认证;802人享受慢性病相关政策,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庄科村被省老龄委命名为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镇一中、一小、陡沟、孟洼、夏庄、后林等六所学校校舍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稳岗就业扎实推进。年度新增技能人才452人,高技能人才398人,组织各村待业劳动力参加养老护理员、网络营销师等技能培训119人次,完成新增就业人数48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60个,跨省就业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84人。

我们常态化聚焦防风险、守底线,发展屏障不断夯实。以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网格员为主力军,优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坚持每周三点验小网格长,28个行政村370名网格员做到了情况掌握到户到人,在平安建设、矛盾调解、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投入20余万元提档升级打造260平的综治中心,融合信访、司法、派出所、村建、土地等8个职能站所,建立起“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工作机制,自投入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2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3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二郎庙镇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新巧干,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实绩践行担当,聚力建设“三百”工程,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为方城高质量建设“三个强县、两个高地、一个家园”和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贡献二郎庙力量。

谢谢大家!

姚淑娜

谢谢薄镇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

请问,二郎庙作为方城县旅游开发的重点乡镇,近年来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10.png

二郎庙镇人大主席 郭磊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二郎庙镇位于方城县东南部,地处方城、社旗两县结合部,,镇域内植被丰富,山青水美,自然景观钟灵毓秀,人文景观独具神韵,被誉为方城的“会客厅”。

近年来,二郎庙镇紧紧围绕“一线三区两业”的总体规划,充分挖掘“一山、一寺、一湖、一园、两廊道”的资源潜力,积极打造农文旅多元融合业态。

一是紧抓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旅游项目提升工程,定位乡村旅游、田园生活,在西吴沟、庄科等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助推三产融合,打造“民宿+研学+康养+体验”旅游产业链。积极推进康养旅游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固德威薯类文化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以重点项目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近年来,提质改造了望花湖外环道路、大乘旅游公路、酒店路,望花湖环湖路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全镇旅游交通道路网已成形,实现了望花湖景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大乘山旅游景区和千年古刹“普严寺”之间的串珠成链。坚持不懈改善人居环境,新建旅游及农村卫生公厕9座,提升生态沟渠23公里, 打造省级森林村庄2个,省级传统村落1个。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大乘山、望花湖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二郎庙镇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作为推动农文旅融合的核心抓手,将镇域内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发展动能。比如在西吴沟村投资2100万元修复了吴沟寨、善德井、学堂书屋等一系列特色传统文化项目;投资500万元建成康养一体化示范村项目,打造民宿集群14间;争取财政支持实施了省级传统村落整修工程,将西吴沟村成功打造成了省级传统村落,目前正积极探索“旅游+康养”新模式,丰富“吃、住、游、玩、购”等休闲元素,强化产业链延伸,盘活闲置资源做大绿色经济,在守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创造“金山银山”。

作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文旅产业是二郎庙镇一大特色产业,对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持续探索优化文旅发展举措,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谢谢大家!

记者

二郎庙镇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种植业也成为群众们增收的主渠道,请谈谈二郎庙镇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  

图片11.png

二郎庙镇党委副书记 张夏原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二郎庙镇立足资源禀赋,集聚生产要素,培育发展动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文旅融合迸发出了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旅游+林果花卉种植”乡村振兴综合片区建设目标,启动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片区3个,共覆盖行政村28个,按照“一片一业”的发展思路,全镇形成了中抓文旅融合、东抓中药种植、西抓烟薯配套 、北抓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是党建引领凝聚合力。镇党委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理念,积极组织优秀村干部赴淅川、郑州、洛阳等县市区学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56名党员逐渐成长为产业致富带头人。通过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干群联动的“互搭顺风车”模式,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发动一批致富能手创办合作社、企业,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一村一品”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

三是“一村一品”赋能产业振兴。以望花湖片区为核心,巩固提升全域旅游+采摘精品产业线,累计建设标准化林果采摘生产基地近千亩,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1个,示范合作社19个,示范家庭农场17个,打造出滹沱黄桃、吕河蓝莓、庄科葡萄等“一村一品”专业村,采取果园开放的模式,让游客入园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品尝时令鲜果,带动全镇“果园经济”发展。

下一步,二郎庙镇将继续深入挖掘和整合当地特色农业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谢谢大家!

记者

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吸引游客、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请问,二郎庙镇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图片12.png

二郎庙镇宣传委员、副镇长 张秋贞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二郎庙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全方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基础提升“快步走”。聚力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省级森林村庄2个。新建旅游及农村卫生公厕9座,完成农户改厕4260多户,治理坑塘150余个,铺设污水管网17600米,建成了日处理2000吨污水的镇污水处理厂和5座村级污水处理站。

二是试点引领“大步走”。坚持用好“典型引路法”,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巩固推广孙庄、蜂王庄等试点村建设成果,通过试点形成带头作用,以点促面,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宣传动员“齐步走”。我们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德孝文化为抓手、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治理思路,充分发挥现有德孝文化中党员、巾帼、群众三支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以饺子宴、粽子宴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入户走访、“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动员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形成“乡指导、村引导、群众主导”的工作格局。

四是长效管护“稳步走”。我们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镇28个行政村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建设和管护,基本形成了“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新格局。

下一步,二郎庙镇将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确保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治久美”。

姚淑娜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二郎庙镇党政办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