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城市管理局以“安全为先、服务为本、创新为要”为主线,聚焦群众关切,突破行业痛点,在燃气安全防范提升、燃气“瓶改管”推进、液化气中心场站改造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
规范涉燃气项目审批检查 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
在建设项目施工前,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全面准确掌握项目周边燃气管道规模、走向、平面位置、埋置方式、埋置深度等情况,组织与燃气企业进行交底会商,不得擅自、盲目施工,施工过程中增加施工现场巡查频次,加强现场指导,必要时安排专人旁站监护。
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燃气经营企业签订管线安全施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全链条落实燃气管道保护责任和监管责任等信息,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管。
强化现场应急处置。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燃气经营企业完善应急抢险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施工期间一旦发生燃气管道破坏事故,施工单位要立即停止施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疏散周边人群,设置警戒区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靶向攻坚、疏堵结合 跑出“瓶改管”加速度
精准施策抓源头。成立由分管副县长挂帅的“瓶改管”工作专班,牵头制定“瓶改管”行动方案,多次组织召开“瓶改管”工作推进会议,并对“瓶改管”具体施工计划作说明,分类建立餐饮商户、老旧小区、工业用户台账,有序开展改造工作。同时参照河南省及南阳市中心城区补贴标准,建立资金补贴机制,并在省、县补贴的基础上,开展“瓶改管天然气安装优惠活动”,破解改造资金难题。
该县城管局、“四办两镇”、燃气企业明确专人,定岗定责,联合办公,组建“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矛盾调解”三支队伍。开展“入户宣讲”行动20余次,现场解答用气成本、施工影响等问题。
长效管理固成效。建立“改管用户”专属档案,推出“智能表具+自闭阀门+金属软管”安全一口价套餐,联合燃气专班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回头看”排查,确保改造成果走实走深。截至目前已完成“瓶改管”改造任务763户,完成比例118.3%。
科学规划 打造高标准液化气场站标杆工程
方城县城管局积极组织开展全县瓶装燃气经营企业整合工作,取得了顺利进展。随着整合工作的完成,瓶装气企业场站设备老化、安全距离不足、储气能力低等问题凸显,液化气场站升级改造工作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该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通过“统筹规划、精准帮扶、全程监管”三大举措,助力燃气企业中心场站焕新升级。
政策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方城县城管局组建工作专班,对原有10处燃气场站基础情况进行摸底,聘请省燃气专家现场指导,选定一处适合的场站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最新技术规范和质保体系,进一步细化场站布局、设施配置、智能化管理等,为燃气企业提供“菜单式”建设指引。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率。积极沟通协调住建、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消防等相关部门加快新场站各项手续的办理工作,打通燃气中心场站改造“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联合验收”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完成规划审批、消防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等手续。
全周期督导,长效化监管。建立“企业自检+部门抽检+第三方评估”三级验收机制,对场站防雷接地、消防设施等关键环节开展“清单式”核查。将升级场站纳入城管局日常巡查重点;建立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对升级改造不到位的问题指导督促改进,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方城县瓶装燃气中心场站升级改造由省设计院按照国家最新技术规范和质保体系建设,总占地面积15818平方米,投资1000余万元,站内分办公区、生活区、储罐区、生产区,主要建筑有办公楼、充装间、烃泵房、压缩机房、配电房等,配套设计有100㎥储罐5台,液化石油气烃3台,液化石油气压缩机2台以及可燃气体报警器等一系列先进配套设施,做到高度“一体化、自动化”。